京城。

    在大皇子以沈轻漾的罪责,起兵之后,京城的一些百姓们,倒是相信了她的话。

    这些天,沈轻漾在京中的名声并不是太好。

    有些百姓更是连命奏上血书,要请陛下将她交给大皇子,以平息战事。

    这些话,当然也传到了沈伯庸等人的耳中。

    以前他们巴不得沈轻漾身败名裂,现在听到那些人的话,却总觉得有些刺耳,心里很不痛快。

    “不是这样的……阿漾她不可能叛国……”

    “她如果想要叛国,上辈子怎么会让她的师兄把番薯交给三哥?”

    他们有了两世的经历,自然知道沈轻漾不可能给那姜国什么承诺。

    分明是有人诬陷他。

    “五弟,”沈伯庸死死的握紧了拳头,“之前我们亏欠了她太多,也从未用兄长的身份护过她,所以这次,我们不能视若无睹。”

    沈玉堂抬起了眼:“我们现在都自身难保,我们该如何帮她?”

    自从沈之言东窗事发后,他收来的银子就被抄了,他们更从民房搬到了土窑。

    他们不再是上辈子那意气风发的沈家儿郎。

    还如何帮得了她?

    “我们还有一样东西,”沈伯庸闭上了眼,“父亲的血书。”

    曾经父亲年少征战时,被敌军俘虏。

    他写下了一行行的血书,以此来证明他的决心。

    宁死也不会投降。

    后来,援兵到了才救下了他,那时他已经被折磨的奄奄一息了。

    唯独那血书,被他死死的攥着。

    这份血书,是他们侯府的骄傲,也是他们侯府对大元的忠心。

    “父亲虽然后来变得平庸了许多,但他曾经也是战场上的良将,他忠心耿耿,宁死也不投降。”

    “身为他的女儿,根本不可能做出叛国之事,否则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亲?”

    “阿漾也是父亲的女儿,所以我要用血书还她清白。”

    沈伯庸这话倒是说的没错。

    他们即便是不得志的时候,也没想过要叛国。

    现在同样如此。

    对他们而言,如若背叛了大元,那就是让人踩父亲的脊梁骨,让侯府的列祖列宗都跟着蒙羞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沈玉堂点了点头:“现在也只能这样了。”

    如果,沈轻漾看到他们的改变之后,说不定……会原谅他们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沈伯庸兄弟不仅是拿出了父亲当年的血书。

    他们效仿父亲,将衣袍撕下一块布,用血当笔,写下了一行行的血书。

    想要以此来换取清白。

    沈轻漾带着宋月出门的时候,正好看到了拿着血书的沈家兄弟。

    她的脚步停了下来,目光落在了那一行行的血书之上。

    沈家兄弟也看到了沈轻漾,他们表情一怔,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她。

    “阿……阿漾,你们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沈轻漾面无表情的问道:“你们这是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“是那姜国大皇子污蔑你,我们也只是想为你证明清白。”

    沈玉堂微微抿唇,脑袋却轻轻的垂下了。

    “我们当了你那么久的兄长,却从未护过你,还一直不停的伤害你,如今我们只是西那几个用兄长的身份护你一次……”

    沈轻漾冷笑着勾唇。

    “你们是想护我,还是故意做戏给我看?”

    沈玉堂的眼眶一红:“阿漾,你怎能这般误解我们?我们也是不想让你背负骂名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沈轻漾的声音带着嘲讽。

    “可是,就算你们想要做戏,也要看我是否配合。”

    沈玉堂的心狠狠的揪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不明白,为何沈轻漾会觉得他们在做戏。

    倒是沈伯庸听到这话,眼里的愧疚更甚了。

    原来被人冤枉,是这样的滋味……

    上辈子,沈轻漾应该比现在的他们更痛苦吧?

    “阿漾,我们做这些,不是求你原谅,我们只是真心想要帮你一次,不论你信也好,不信也罢,我们真无所求。”

    沈伯庸的语气认真,唯独那眼眶泛红。

    沈轻漾已经抬眸,看向了周围那些指指点点的百姓。

    “你是觉得,你们做这些,就能证明别人的清白?”

    她冷笑道:“若是你们如此想,那确实太蠢了……”

    大皇子散播出的谣言,他们以为仅凭血书就能打破,那岂不是天真的可笑。

    “何况,不论你们是否真心,在我眼里,都是虚情假意,也是我不需要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沈玉堂的心口猛地颤了颤。

    他正要开口说话,又被沈轻漾的话给打断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回去吧,不用在这里丢人现眼。”

    她的每一句话,都如同尖利的刺,扎进了他们的心脏。

    沈玉堂还想要解释什么,却被沈伯庸给拉住了。

    “阿漾,我知道你不信我,但如今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了……”

    沈伯庸松开了沈玉堂的手。

    他一步步的走到了人前,缓缓的跪在了地上,摊开了血书。

    “自从父亲死后,我们侯府奢靡无度,败光了家业,遭此下场,我全认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我父亲,他却是个忠君忠烈之人,曾经被捕入敌营,写下血书已证决心,宁死不投,更别提叛国!”

    “身为他的儿女,亦不可能做出叛国之事,那都是姜国的污蔑。”

    “我用父亲的英名担保,沈轻漾从未与姜国大皇子谋和,更不可能损害大元利益!”

    宣平候死的早,他不像如今的侯府是一滩浑水。

    他的英名随着他的逝去,得以保全。

    因此,若是拿宣平候的名义宣誓,倒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……

    见到那些百姓愿意听他一眼,沈伯庸的脸上带着一抹欣喜。

    就在他以为此次终于能帮她一次时——

    一道急匆匆的声音传来。

    “边关传来捷报!”

    “姜国退军千里!”

    “此次大获全胜!”

    其实,北辰帝是早就收到了捷报。

    不过那捷报只是守住了城门,姜国的人依旧在虎视眈眈。

    而这一次,是彻底的获胜了!

    惊喜之情,瞬间弥漫在所有人的心中。

    只有沈伯庸的脸僵住了……

    百姓们污蔑沈轻漾,是因为边关将要被破,黎民百姓危在旦夕。

    他们恐慌,害怕,这才想要找个人去平息战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