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东一愣,然后就明白过来肖建国大伯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“您的意思是,我可以不理会三伯的意见和态度了?”

    杨东开口问肖建国大伯。

    肖建国点头,沉声开口:“你要知道,你是你,肖家是肖家。”

    “你虽是肖家分支的一员,但肖家也不会强制你的婚事。”

    “若你没有未婚妻人选,肖家自然会负责。”

    “可你已经有了未婚妻人选,而且相处的已经很愉快,感情也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时候肖家怎么会做恶人?强拆一对夫妻?这不符合肖家的人品。”

    “你三伯之所以不同意这门婚事,是因为他当年与苏玉良的老师有恶,并非单纯的针对你这个侄子。”

    “但你也没必要听从你三伯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“你可不止一个伯伯,你有七个伯伯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你三伯之外,你其余的伯伯都不会干涉你的婚事。”

    肖建国开口,这就是肖家的态度。

    “即便是你三伯,我相信他内心深处,也会祝福你,只不过他嘴硬,要面子。”

    肖建国的这一番话,说的很干净,很清楚,也很直白了。

    杨东没必要考虑肖家的态度,肖家的意见。

   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,肖家绝对不是杨东的枷锁。

    这句话,从一开始,他就说过了。

    现在,依旧是一样的态度。

    “好,那就谢谢大伯和其他伯伯,对我婚事的理解和支持。”

    杨东点头,到了现在自己已经明白肖家的意见了。

    “不过肖家还是有要求的。”

    但肖建国的话,还有转折。

    就在杨东准备松了口气的时候,肖建国板着脸开了口。

    杨东闻言不禁心里一紧,望着肖建国这样的语气和脸色,就知道下一句话必然敏感。

    “什么要求?”

    杨东不动声色的问肖建国大伯。

    肖建国面色复杂的道:“听你四伯回来说,你不愿意改姓?”

    婚事,肖家可以不干涉。

    但是涉及到家族的核心利益,核心问题,就必须得较真了。

    这个核心利益,核心问题,就是杨东的姓氏问题。

    既然杨东的爷爷本姓肖,那么杨东理所应当要改姓肖。

    这也是肖家的颜面问题。

    一个认祖归宗,回归肖家分支的子弟,却依旧姓杨,这个不像话。

    姓氏,血脉,这是肖家最器重的东西。

    这两点,不可马虎。

    “对,我不会改姓。”

    “爷爷既然隐姓埋名改了姓,既然爷爷姓杨,而我爸爸,叔叔,姑姑都姓杨,那么我也姓杨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改回姓肖,我个人是没这个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不愿意,而是没必要。”

    “我骨子里流淌着父亲,母亲,爷爷,奶奶的血。”

    “而爷爷既然是肖家人,所以我自然也是肖家人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姓氏,就算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叫了三十年杨东,再去改姓,也不习惯。”

    杨东点头开口,回答肖建国的话。

    在这个问题上面,杨东不会马马虎虎,也不会含糊其辞。

    自己不会改,就是不会改。

    “可你姓肖!”

    肖建国沉声开口,目光犀利的盯着杨东。

    肖家子弟,哪怕只是分支子弟,那也是姓肖,怎么能姓杨?

    “我身份证,户口本上都姓杨,国家承认!”

    杨东开口,没有直面回答肖建国,但态度已经很坚决。

    “孩子,你不姓肖,肖家的政治资源,怎么给你?”

    肖建国沉着脸色,盯着杨东,问。

    所谓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。

    何谓一家人?那自然是同姓同族为一家人。

    杨东不改姓,肖家的政治资源就无法直接推给杨东。

    你跟我不是一个姓,我为什么要支持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