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东觉得自己说的有些没意义。

    “因为人活着,都是一样的累。”

    “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,不管你想不想背负,你都终归要背负起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二三十年代的老一辈,他们的责任是保家卫国,守土开疆。”

    “四五十年代的老一辈,他们的责任是繁衍生息,增加人口。”

    “六七十年代的老一辈,他们的责任是粮食丰登,承上启下。”

    “而80后与90后两代人,他们的责任是科教兴国,实干兴邦。”

    “而新时代的00后,则负责越过最高的坡,到达!”

    杨东说到这里,指着头顶,仿佛这里有一个坡一样。

    肖建国望着杨东,又看了眼天上,不禁笑了。

    “什么时候回庆和县?”

    他开口问着杨东。

    事情该解决的都解决了,没有解决的也暂时搁置了。

    杨东下一步肯定要回去了,他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里面。

    留在京城,对于杨东而言,什么意义都没有。

    但是回到吉江省,回到庆和县,他就是庆和县四十万人民的寄托,以及支柱。

    杨东也离不开庆和县,离不开把全部精力投进去的庆和县。

    “明天!”

    杨东笑了,朝着大伯回答道。

    因为明天就是2011年的第一天,是元旦了,是新的一年了。

    也是阳历年,是全世界约定俗成的新年。

    同样,过了明天之后,庆和县的各项数据,也快到了发布的时候。

    杨东虽然不贪心,但心里面也还是期待着,自己的下一步职务是什么。

    说白了把庆和县发展好,自己的目的是什么?还是要步步高升的,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正向的回报。

    “早点睡吧。”

    “时间不早了。”

    肖建国点了点头,拍了拍杨东的肩膀,然后转身往中堂走。

    杨东没有跟着回去,而是回到肖家给自己准备的房间,洗漱之后,躺在床上睡觉。

    肖建国走回到中堂,重新坐下。

    本来想跟杨东聊一聊肖家的当前情况,但是杨东不接话茬,也怪自己说的不直接,被杨东给装糊涂躲过去了。

    自己要是打直球的话,杨东就没办法躲过去。

    不过虽然没能聊肖家现状,但他发现了杨东的另一面,一个更加精彩而且真实的杨东,以及能力非常强的肖家分支小辈。

    可惜这样的人,为什么就不是主脉子弟?

    或者说为什么老爷子这一脉,后面就出现不了杨东这样的小辈啊。

    肖平平或许优秀,但根本比不了杨东。

    至于自己的几个孩子,都已经四五十岁了,机会不大。

    而自己孙子辈,也都二三十岁了,基本上定型了。

    以他的眼光来看,自己这几个孙子,有出息的比较少,甚至能够达到厅级的都少了。

    青黄不接啊,徒之奈何。

    目前肖家最争气,也最有前景的三代,也就是老五的儿子,但那小子在部队,不在党政。

    其余的,守成都难,更别说开拓。

    其实最适合为肖家开拓的就是老七肖建梦,他是最聪明的人,虽是自己同辈兄弟,但年纪不大。

    如果肖建梦从政,未来成就不会弱于自己。

    可惜,这小子志不在此。

    “杨东的婚事,不要议论了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刚和二叔后人认亲,本身就不熟悉,贸然掺和人家的婚姻大事,不是什么好行为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杨东有选择自己配偶的权利,此事不必再议论!”

    肖建国沉声开口,他的话就是最终态度,就是肖家的态度和意见。